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施泉江
“这顶安全帽不符合交通出行标准,请及时更换。”5月16日,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廊桥头,驾驶摩托车通过该路段的李师傅被附近执勤交警“逮”了个正着。
记者上前询问才得知,李师傅是一名建筑工人,由于不清楚安全帽的标准,所以便随手将施工用的安全帽佩戴上路。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通道侗族自治县委、县政府牢固树立“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的发展理念,以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为契机,创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,建立“乡镇、村(社区)、自然团寨(小区)”三级网格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道路点段专属网格管理机制,打通了城乡道路交通安全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小网格”撬动“大治理”
5月16日,位于该县双江镇城北社区的金水岸小区热闹非凡,一场以“共建安全平安文明小区”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这里举行,小区居民通过自编自导的交通手势操、广场舞等,以寓教于乐的形式,把普通群众最容易忽视的日常交通常识宣传开来,让大家加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认知。
2022年,通道侗族自治县以金水岸小区为试点,深入开展全县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小区创建工作,将交通安全管理和最小网格单元自我管理有机结合、良性互动,以“小网格”撬动“大治理”,形成“主体在镇、管理在社区、落实到小区、具体到楼栋”的基层治理模式,开辟一条“党建引领,服务群众,安全到家”的新路子。
为此,金水岸小区扎实推动落实网格员、物管员、义务劝导员、宣传员、信息员等“五员”尽职尽责,通过开展小区驾驶员、车辆两实信息收集工作,做到“底子清、情况明、问题准”,并及时推送驾驶证换证、机动车年检、机动车投保等提示信息。
同时,还投放“共享头盔”,由保安门卫登记取用信息、定期清洗头盔,并督促业主规范使用,按时归还;邀请交通管理相关职能部门“送教、送法、送考”进小区,在全民健身、广场舞、文艺演出、民俗活动等活动中充分融合交通安全元素,形成了全体业主参与交通管理的良好氛围。
民俗搭台唱好安全戏
5月16日,侗寨鼓楼,歌声四溢。尽管记者听不清侗语歌词表达的意思,但通过一旁的大屏幕显示的画面可知,这分明是一场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宣讲。
每逢各村文化交流互唱大戏或赶集等时间节点,就是省级侗族琵琶传承人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交通安全宣传员吴永春“闪亮登场”的时候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琵琶歌,在芋头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发挥了大作用。
芋头村以侗族人文地标性山脉——太平山为天然屏障,侗族文化底蕴深厚,侗戏、侗锦、侗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仍以活态的方式传承发扬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人文及艺术价值。
“把交规编进琵琶歌,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融入传统文化,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了交通安全意识。”吴永春说,说好多句,比不上一句歌,老人一听就明白,还会把歌传授给家人,这比发传单、发文件要好得多。
老人管寨是当地流传下来的传统,而“寨佬”作为侗族村寨里的自然“领袖”,在民众中享有至崇的威望。为推进文明交通理念在芋头村落地生根,该村党支部书记杨通冠通过“寨佬”吴永春的威望和影响,推动交通安全宣教活动走进鼓楼,不断深化“‘寨佬’说法、鸣锣喊寨、多嘎多耶”等特色宣传教育方式,每逢有红白喜事,“寨佬”在开席前有要求,散席后有劝导,取得的效果胜过刻板的法律宣讲。
近年来,该县着力将芋头村打造为民俗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一张耀眼名片。据了解,正是有了安全琵琶歌、“寨佬”说法等的加持,父老乡亲们在娱乐中受到了教育,芋头村已连续20年未发生亡人交通事故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