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5月5日)是日本的儿童节,全国放假一天。
“国际儿童节”不是6月1日吗?为何日本会选择5月5日做“儿童节”?
(资料图)
其实,世界各国的“儿童节”并没有统一的日子。
1949年11月,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,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“国际儿童节”,但是,以6月1日为“儿童节”的国家,目前全世界约为20%。
1954年,联合国规定11月20日为“世界儿童日”,但是,以此为“儿童节”的国家,约为30%。
而许多国家的儿童节,是根据本国的历史与传统,自己确定的。譬如,英国的儿童节是7月14日、德国的儿童节是9月20日、新加坡的儿童节是10月1日。而美国和法国都没有全国统一的儿童节。
那日本为什么要选定5月5日作为“儿童节”呢?
因为农历5月初五是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“端午节”。那一天,是屈原跳汨罗江自尽的日子。
在我们中国,端午节要包粽子(拜屈原祭祖),赛龙舟(健身体),挂菖蒲(僻邪驱瘴)。这一习俗也传入日本,从公元710年开始的奈良时代,日本就有了过端午节的记述。
1948年,日本制定《祝日法》,正式选定5月5日的端午节为“儿童节”,因为这一个节日的内涵,与人们对于儿童的期待十分相符——健康、勇敢、正义!
那么,日本的儿童节是怎么过的呢?其实内容还挺复杂。
第一,凡是有男孩的家庭,院子里都要悬挂鲤鱼旗。因为中国自古有“鲤鱼跳龙门”的说法,这一说法也传入日本,日本人也期望孩子能够像黄河的鲤鱼一样逆流前进,奋发向上,跳越龙门,成为栋梁之才。
第二,摆放武士人偶和盔甲,引导与教育男孩要像古代武士一样勇敢和坚强。
第三,用菖蒲祛病。古代阳历5月(阴历6月)刚好是中国和日本的梅雨季节,人很容易感染湿气瘴气而生病。菖蒲具有独特而强烈的香味,能够驱虫。同时叶子如剑,长达1米,象征健康长寿。因此,日本将中国的这一习俗也全盘引入,在儿童节那一天,家门口悬挂菖蒲祛病驱邪,同时也将菖蒲浸泡在浴缸里,让孩子泡澡,以求健康。
第四,包粽子,吃柏饼。中国端午节时,有包粽子投江祭屈原的习俗,日本迄今也保留了这一中国传统习俗,儿童节要吃粽子。但是,吃粽子大多数是京都、大阪等关西地区人的习俗。以东京首都圈为主的关东地区,则多吃柏饼。吃柏饼是日本的一大发明。这是一种用槲树叶子包裹起来的糯米点心。因为槲树虽然属于落叶树木,但是它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,旧叶还没有落尽,新叶就已经发芽成长,所以有“代代相续,子孙繁荣”的含义。
第五,吃鲣鱼。鲣鱼的日语发音是“カツオ”(katsuo),而这个发音与“胜男”的发音相同。所以,儿童节吃鲣鱼,长大以后就可以成为“战无不胜的男人”。
所以,儿童节这一天,为了让孩子能够完成这一系列仪式,不仅是父母,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要出力帮忙,因此,儿童节也成了家人团聚的日子。
虽然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,但是,这个儿童节的“男孩节”的味道更浓一些。日本还有一个“女儿节”,是每年的3月3日,叫“雏祭”。有女孩的人家都要摆出做工精湛、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,来祈求女孩幸福平安、健康成长。
除此之外,日本还有一个“幼儿节”,叫“七五三”。
“七五三”的习俗是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(中国唐朝)的一种仪式,女孩满3岁可以系发髻。男孩满5岁,可以穿袴(满裆裤)。女孩满7岁,可以解腰带(穿正装和服),因此有“七五三”的说法。
“七五三”的服饰
“七五三”节是在每年的11月15日,但不是法定假日。所以,一般情况下,日本人都是选定11月中旬的周六、周日陪孩子过这一节日。
“七五三”那一天,孩子们要吃一种糖,叫“千岁饴”,以祝福孩子健康长寿。但最重要的是,一家人要穿正装,一起去神社参拜,求神保佑孩子的幸福成长。
节多不愁,就像日本人硬生生地把情人节分成2次过一样,男孩与女孩都有自己的节日,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欢庆日子,童年的美好,往往会是一生快乐的记忆。
标签: